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你的论文摘要,写对了吗?
2022-11-21 14:36:32 作者:茅茅虫绿野小仙
论文摘要是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来集中式表达文章的主旨,好的摘要,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精髓,以便进行阅读取舍,所以对于一篇论文来说,把摘要写好,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一)摘要的概念与组成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是科研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国际会议及学术刊物决定取舍论文的重要依据,也是读者决定是否阅读全文的重要依据,具有简法明确、信息充足、独立成篇等特点。摘要一般由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等组成。
(二)摘要的分类
1)报道性摘要
也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如果采用的是新方法,还要说明其原理和操作范围,为读者提供定量和定性信息。通常,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一般只用两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指示性摘要常见于理论性和综述评论性较强的论文。
3)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既有研究的背景和动机,又有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便于读者参考和验证。这类摘要常见于学位论文和专题研究。
(三)摘要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1)整体要求
首先,在摘要写作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的常识性内容,不要将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其次,不得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不能列举例证,不能出现注释;第三,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最后,用第三人称,不适用“作者”、“文本”等作主语。
2)细节要求
首先,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字表达式,不出现插图、表格;其次,是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使用不必要的文学修饰;最后,如果正文中出现缩略语、略称、代号,第一次应该出现在摘要中。
相关推荐
社科研究中的归纳与演绎逻辑:定义、应用及实例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科研究中的归纳与演绎逻辑,包括其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通过具体实例,如社会流动研究和供需理论,展示了这两种逻辑在理论构建、假设生成、验证及政策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还强调了归纳与演绎结合使用的重要性,为研究者提供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导。
2025-05-26 14:48
社科研究中的变量定义与分类:提升研究质量的关键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科研究中变量的定义及其三种主要类型: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通过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变量定义和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明确变量定义和合理分类变量来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文章还提供了实操建议,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应用这些概念,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25-05-26 14:39
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构建清晰、严谨的学术表达
本文详细探讨了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包括其重要性、核心要素及具体应用实例。通过明确研究问题、构建逻辑框架和反复修改完善,研究者可以写出条理清晰、论证严谨的学术论文,提升写作水平,为学术研究做出贡献。
2025-05-26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