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本科答辩不过的都是什么情况?
2022-12-29 14:41:25 作者:茅茅虫小酿
如果在现阶段就有同学开始担心这个问题,可能是对自己的论文还不够自信。不过论文写作才到刚开始的阶段,大家其实没有过多的必要的担心。虽然虫虫没有经历过答辩不过,但是凭借着答辩经验,还是可以知道哪些情况可能会一辩不过。
大家如果想提前了解一下毕业答辩的一些雷区可以接着看下去,这些情况在开题答辩中也适用哦~
1、不熟悉论文内容
如果你的毕业论文内容写得很精彩,但是在答辩中老师通过提问发现你回答不上来时,那么老师们可能就会怀疑到底是你对这些内容不熟悉还是这篇论文不是你写。二者之间,无论老师趋于谁,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迹象,搞不好就要我们进二次答辩了。所以在答辩之前一定要熟悉我们论文的内容。老师的提问一般都是围绕着我们的论文内容发问,我们可以预想下会问哪些问题,想好答案。
2、论文数据错误
特别是理工科的毕业论文如果在答辩时发现论文引用的数据或者是自己计算的错误有错误,这种情况是百分百要进行二次答辩的。因为我们的论文内容是建立在这些数据之上的,所以我们写论文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文章中的数据。在引用他人数据的时候,最好去参照较权威的期刊或网站。
3、论文格式错误
现阶段大家可能还没有觉得论文格式会有多头痛,等到了定稿的时候大家就会知道论文格式有多重要了。所以建议大家在论文初稿的时候就调整好论文的格式,不然之后修改会是一项大工程。因为论文格式答辩当场不让通过的情况应该不多,如果我们的格式有问题,老师一般都会让我们修改后重新打印再上交,如果在这之后还没有修改,也不能够怪老师不通情达理了。
4、论文逻辑有问题
论文上下文之中缺少关系的衔接。比如前面一部分论文的内容介绍的研究问题的特点,后面一部分直接开始提出了解决策略。文章过渡很生硬,给人拼接感。本科论文可以在创新性上有所宽容,但是如果我们的论文内容自己都不能够自圆其说,导师也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我们了。
5、答辩过程中与老师发生争执
“答而不辩,只管道歉”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在一些答辩不过的情况中,都有这样的共性。适当地与老师“探讨”可以,但是不要老师把氛围弄得很僵,把老师惹生气了,可能这次答辩的结果就是等待二辩了。其实我们可以想想,那些教授的脾气都是有些固执的,他们可能还会经常与其他老师进行学术观点的争论。所以说,如果导师在答辩中指出我们的论文某某处应该怎么写的时候,不要试图想改变老师的想法,我们就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就行。
以上就是答辩中的一些雷区,当然也不敢保证就只有这些情况。但是也不用过度担心,我们答辩的时候态度好一点,万一遇到不会答的情况,也要想办法说上几句。最后,想告诉大家答辩其实是有通过率要求的。一般都会有1到2名同学可能答辩不过,但是根据虫虫的经历,只要论文是我们认真写的,答辩前的准备工作也做了,是一定会通过的。
相关推荐
论文修改的三个关键注意事项:提升质量的实用指南
论文修改是提升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于三个核心注意事项:整体结构与逻辑的连贯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具体实例和实用建议,帮助研究者高效提升论文质量,确保研究成果以最佳形式呈现。
2025-05-12 10:08
提升论文质量:撰写“讨论”部分的六个实用要点
学术写作中,“讨论”部分是展示研究价值的关键。本文提供六个写作要点,包括总结关键结果、解释意义、对比现有研究、探讨局限性、提出未来方向及强调创新性,帮助作者提升“讨论”部分的深度与质量,让研究更具说服力。
2025-05-12 10:01
掌握论文摘要的四种范式:背景、目的、结果与结论
本文详细解析论文摘要的四种基本范式:背景型、目的型、结果型和结论型。通过分析每种范式的特点、写作要点及实例,帮助研究者精准提炼研究精华,提升摘要写作质量,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学术价值。
2025-05-12 09:57